血管介入治疗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1-11-10 15:40:27
来源:介入治疗科

  一、血管介入治疗在子宫肌瘤中的应用

  子宫肌瘤是女性器官中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形成,其确切的病因尚不明确,由于许多患者无明显的症状表现,因而常常被忽视。

  子宫肌瘤大小差异悬殊,按其生长位置与子宫壁各层的关系分为三类:肌壁间肌瘤、黏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常随肌瘤生长部位、大小、生长速度而异。有的患者发生月经周期改变、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缩短,也有的患者出现压迫症状和腹痛,有的患者无任何不适,即使肿瘤已达一定大小,仍误认为是自己发胖引起小腹隆起。子宫肌瘤的治疗可根据患者的年龄、临床症状、肌瘤大小、部位、数目、是否保留生育功能等因素决定,常用的方法有随访观察、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随着微创医学的发展,介入治疗在子宫肌瘤治疗上的应用愈来愈受到重视。介入治疗就是经股动脉将一根直径约3mm的导管选择性置于子宫肌瘤营养动脉内,经导管注入栓塞剂对肌瘤的供血动脉进行选择性栓塞治疗。供血靶动脉栓塞后,肌瘤组织缺血坏死,逐渐吸收,肌瘤缩小。

  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优点:

  1.病人创伤小,恢复快。

  2.治疗效果好。

  3.全身副作用小,对子宫损伤小。

  4.并发症少。

  二:血管介入治疗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妇科恶性肿瘤中常见的是子宫癌,卵巢癌居第二位,其他还有恶性滋养细胞瘤、阴部和阴道癌,以及盆腔的转移性肿瘤,以往临床上对妇科恶性肿瘤多采用外科手术、化疗和放疗等综合手段,以达到减轻病人痛苦,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但常因肿瘤盆腔转移广泛使手术无法切除,病人体质差,免疫功能低下,静脉化疗全身反应大,往往难以耐受化疗毒性;瘤体大,血供不好,放射治疗不敏感等原因致使放射治疗效果较差。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动脉区域灌注化疗广泛应用,插管方法的改进,操作技术的提高,已使临床疗效大为改观,为那些不能耐受手术或术后放疗后复发转移或化疗及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了继续治疗的机会。

  介入治疗的基本做法为经右侧股动脉穿刺插管,选择性将导管置于肿瘤的供血动脉处,经导管局部注入化疗药物进行灌注化疗,同时还可栓塞肿瘤血管,使肿瘤缺血坏死。同传统方法相比,介入治疗的局部给药可以大幅度提高肿瘤组织的药物分布,使全身的副作用降低。化疗和栓塞结合起来应用,更可进一步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减少毒副作用。同手术相比,介入具有创伤小,局麻下完成,术后护理简单,恢复较快等优点。

  介入治疗的适应证:

  1.有明确的病理组织学类型及病变范围。

  2.各种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或放疗前后的辅助化疗。

  3.不能手术或放疗病人,动脉灌注化疗和栓塞治疗使肿瘤缩小局限后,在行手术或放疗。

  4.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后有局部癌残留及手术或放疗后局部复发病人。

  5.妇科恶性肿瘤的转移性病灶。

  6.全身给药效果不佳的病灶。

  7.可与全身化疗或放疗合并应用,以获协同及增敏之效。

  8.肝、肾、心、肺、骨髓及凝血功能正常者。

  介入治疗的禁忌证:

  1.年老体弱及恶病质患者。

  2.碘过敏、不适于血管造影者。

  3.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者。

  4.有感染与发热者。

  5.有严重贫血或有出血倾向者。

  三:血管介入治疗在输卵管妊娠中的应用

  输卵管妊娠属妇产科常见的异位妊娠,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剖腹切除该侧输卵管。

  介入治疗输卵管妊娠的基本做法是经子宫动脉直接灌注药物,并予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子宫动脉,优点在于:

  1.局部药物浓度甚高,灌注完毕后,予以明胶海绵颗粒完全栓塞子宫动脉,暂时阻断妊娠囊血供来源,使附着在输卵管壁的绒毛在短时间内迅速发生变性坏死,可获迅速杀胚作用。

  2.栓塞子宫动脉,对于输卵管狭部、间质部、子宫角部和子宫颈部的异位妊娠,可预防妊娠囊破裂引起的致命性大出血,但不会增加子宫缺血、坏死的危险。

  3.手术入路简单,微创,操作安全简单,术后护理简单,恢复快,所需费用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