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世界睡眠日——安眠药的正确认知
发布时间:2022-03-18 11:00:08
来源: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长期失眠不仅会降低生活质量、影响社会功能,还会引发一系列躯体和精神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肿瘤等。

  目前临床治疗失眠的药物,主要包括苯二氮卓类受体激动剂(benzodiazepine receptor agonists,BZRAs)、褪黑素受体激动剂、食欲素受体拮抗剂和具有催眠效应的抗抑郁药物[2]。对于上述药物,很多人存在不理解,下面药师为您逐一解答:

  一、安眠药不能吃,吃了就会上瘾,停不了药。

  解答:部分传统的苯二氮卓类药物(benzodiazepine drugs,BZDs) 如三唑仑,由于其成瘾性和逆行性遗忘发生率高,已被我国列为一类精神药品管理。持续使用BZDs后,在停药时可能会出现戒断症状和反跳性失眠。对于有物质滥用史的失眠患者需要考虑到潜在的药物滥用风险。而以唑吡坦(zolpidem)和右佐匹克隆(eszopiclone)为代表的non-BZDs先后应用于失眠的临床治疗,它们不良反应较BZDs轻,已经成为治疗失眠的常用物[3]。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这类药物无需终身服药。

  二、安眠药是居家必备,想吃就吃。

  解答:2019年美国FDA曾发布警示[4]:右佐匹克隆、扎来普隆和唑吡坦因睡眠行为(包括梦游、睡眠驾驶及非完全清醒状态下从事其他活动)可致罕见但严重的伤害,并可致死亡。2021年FDA针对苯二氮卓类药物发出警告[5]:持续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包括本药)可导致临床显著的生理依赖性。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和日剂量的增加,依赖和戒断风险增加。突然停药或迅速减少剂量可引起危及生命的急性戒断反应。

  因此,若您出现睡眠障碍,请及时就诊。正规睡眠障碍治疗,首选方案是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BT-I)。若经此疗法未能改善睡眠,可继续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规范使用安眠药。

  三、隔壁老王在吃的安眠药特管用,我想换着试试。

  解答:不同的镇静催眠药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如镇静、催眠、抗焦虑、肌肉松弛、抗惊厥、诱导睡眠始发等。看似一样的失眠,背后的病因可能不尽相同。我们建议您就诊专科医师,在明晰失眠病因后,服用针对性的药物。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希望大家都能拥有健康睡眠,享受健康生活。

  供稿: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临床药学 付南思 邱菡

  审核: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健康宣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