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PI介绍

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研团队课题组长,深圳市纳米酶肿瘤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特聘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客座教授。入选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海外青年引进计划,中国人社部“2019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主持国家、省部、市级课题10项总计3000余万元,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 Catal, Chem Rev, Nat Comm(2篇),JACS(2篇),Angew Chem(4篇),Adv Sci等领域著名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总被引用7000余次(截至2024年11月),H指数38,16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2018年获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全球共500人),2020年入选成为“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2019年获国家博士后国际交流引进计划,光热治疗增强肿瘤免疫治疗的工作获评“2020中国光学领域十大社会影响力事件”。

教育背景

2009年09月-2013年07月,北京大学,化学,本科,毕设导师:马丁教授

2013年08月-2018年04月,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博士,导师:颜宁教授

工作经历

2017年08月-2018年12月,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研究员

2019年04月-2021年03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转化医学研究院,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2021年03月至今,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转化医学研究院,独立PI(研究员)

研究方向和兴趣

主要研究方向为金属单原子酶的设计合成,将其应用于制备药物分子,催化治疗肿瘤和消杀细菌病毒中。围绕具有精确均一结构的负载型金属单原子催化剂,从合成策略、稳定单原子的普适规律、调变单原子的催化性能以及应用开展了一系列系统研究,成果总结出了氧化物负载金属单原子的一些通用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消除大气污染、生物质转化以及生物医学的研究中,具体如下:

(1)生物医学领域:纳米医药、生物材料、组织工程

(2)工程科学领域:功能高分子材料

(3)催化领域:光催化、酶催化、理论计算

科研项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2YFA0912504,合成微生物体系在工业、医疗水污染修复中的功能表征,2022-11至2027-10,637万元,在研,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2203335,NIR光响应钛基金属单原子材料选择性催化驱动乏氧肿瘤协同治疗的研究,2023-01至2025-12,30万元,在研,主持;

3.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0A1515010787,基于金属单原子/二维黑磷催化平台的抗肿瘤研究,2019-10至2022-09,10万元,已结题,主持;

4.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海外青年博士后引进项目”,2019-10至2023-09,100万元,在研,主持;

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国家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YJ20190205,2019-04至2021-03,40万元,已结题,主持;

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面上资助一等,2019M660212,磷烯负载的金属单原子材料在癌症光疗中的应用研究,2020-11至2020-12,12万元,已结题,主持。

7.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JCYJ20190806163805286,金属单原子掺杂的智能化黑磷纳米酶在肿瘤精准治疗中的应用,2020-05至2023-05,10万元,在研,主持;

8.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出站博士后留(来)深科研资助,基于甲壳类生物质的金属单原子材料的制备及生物医学应用, 2021-03至2024-03,30万元,在研,主持;

9. 深圳市卫健委,深圳市三名工程引进阎锡蕴院士生物材料转化医学团队,2022-11至2027-10,1500 万元,在研,主持及研究方向二负责人。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项目,82192865,听力障碍治疗新策略的研究,2022-01至2026-12,300万元,在研,子课题负责人。


代表性成果

(1)Bin Zhang; Geng Sun; Shipeng Ding; Hiroyuki Asakura; Jia Zhang; Philippe Sautet*; Ning Yan*; “Atomically Dispersed Pt1-Polyoxometalate Catalysts: How Does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 Affect Stability and Hydrogenation Activit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9, 141(20), 8185-8197.

(2)Bin Zhang; Hiroyuki Asakura, Jia Zhang, Jiaguang Zhang, Sudipta De, and Ning Yan*; “Stabilizing a Platinum1 Single-Atom Catalyst on Supported Phosphomolybdic Acid without Compromising Hydrogenation Activity”,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16, 55, 8319-8323.

(3)Bin Zhang; Taojian Fan; Ni Xie; Guohui Nie; Han Zhang*;“Versatile Applications of Metal Single-Atom @ 2D Material Nanoplatforms”,Advanced Science, 2019, 6(21): 1901787.

(4)Max J. Hülsey#; Bin Zhang#; Zhirui Ma; Hiroyuki Asakura; David A. Do; Wei Chen; Tsunehiro Tanaka; Peng Zhang; Zili Wu; Ning Yan*;“In situ spectroscopy-guided engineering of rhodium single-atom catalysts for CO oxidation”,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 10(1330).

(5)Daji Wang#; Bin Zhang#; Hui Ding#; Dan Liu; Jianquan Xiang; Xuejiao J. Gao; Xuehui Chen; Zhongjun Li; Lei Yang; Hongxia Duan; Jiyan Zheng; Zheng Liu; Bing Jiang; Yang Liu; Ni Xie; Han Zhang; Xiyun Yan*; Kelong Fan*; Guohui Nie*;“TiO2 supported single Ag atoms nanozyme for elimination of SARS-CoV2”,Nano Today, 2021, 40, 101243.

(6) Bin Zhang; Zhenhong Wang; Chunxiang Zhang; Hanwei Wu; Shanshan Dang; Juan Du; Yufeng Song; Han Zhang; Jun Liu*; Guohui Nie*;“Gold Nanocluster-Modified Titanium Nitride for Ultrafast Photonics Applications”,Advanced Electronic Materials, 2021, 7(7), 2000954.

(7)  Max Hülsey#; Geng Sun#; Bin Zhang#; Yao Yu; Shipeng Ding; Sie Shing Wong; Ying Zheng; Shinya Furukawa; Hiroyuki Asakura; Yongqiang Cheng; Zili Wu; Rui Si; Ding Ma; Tsunehiro Tanaka; Philippe Sautet*; Ning Yan*;“Low temperature deoxygenation over zero-valent Pd atoms on polyoxometalate”, Nature, 投稿号2021-01-00161, 投稿后审稿意见为大修, Preprint in ChemRxiv, DOI: 10.26434/chemrxiv.13414691.v1)

科研团队

在站博士后:琚洋洋,吴熙,易新

硕士研究生:曾庆东,赵景贤,贾云姣

技术员:莫艳梅,范珊珊


学会与学术期刊任职

SCI期刊Burns & Trauma青年编辑(中国科学院一区)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委会鼻咽癌标志物专委会常委

广东省分子诊断转化医学学会分子诊断学分会委员

大湾区数字技术创新青年百人会会员

催化领域著名学术期刊Angewandte Chemie, ACS Nano, Advanced Science,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等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