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科普

莫名其妙的胯部疼痛?小心骨性结构异常导致的“髋撞击”

发布时间:2024-07-18 09:07:32 来源:本网 分享到:

  小军是一家外贸公司的职员,平时上班坐的比较多,有段时间突然觉得腰背部疼痛,但以为只是普通劳损,吃药、理疗、休息后,似乎好一点,但没想到一段时间后,腰背的疼痛不仅复发了,还逐渐扩散到髋部外侧及臀部疼痛,有时候晚上睡觉翻身时都会被痛醒。身体这样大面积长时间的疼痛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小军的生活,听说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运动医学科有个“髋关节特需门诊”,慕名来看医生后被告知可能是“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小军很不理解,“我平时不怎么运动,也没有摔跤,哪来的髋关节撞击呢?”

  什么是“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看着小军一脸迷惑的样子,医生详细地给她介绍“髋关节撞击综合征”,髋关节撞击综合征也叫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是因为幼儿时期髋关节骨性结构匹配不完美,互相摩擦,从而引起关节盂唇及软骨的损伤,出现关节疼痛;爱运动的人因髋关节活动更剧烈,所以,髋关节疼痛要早于活动少的人群,运动不是导致髋撞击的病因,所以停止运动并不能消除撞击。

  骨性结构的异常可以发生于股骨侧,也可以发生于髋臼侧,或者二侧均有,这就是临床上所说的髋撞击的三种类型:CAM(凸轮撞击)、PINCER(钳夹撞击)、混合型撞击。

  

左-正常髋关节,中-CAM(凸轮撞击),右-PINCER(钳夹撞击)

  于是,小军在21年3月和6月分别进行了双侧髋关节手术,现在疼痛已经完全消失,也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为了加强体魄,小军也开始爱上了体育运动,解决了骨性结构的异常,她感觉自己的运动也少了一些阻力。

  无独有偶,李先生今年32岁,平时有跑步打球等运动习惯,3个月前在运动时出现左髋关节疼痛、酸胀,休息2-3分钟后可缓解。当时仍能正常活动,一直没有进行特殊处理。

  今年5月李先生因运动扭伤双侧髋关节致疼痛在运动医学科住院,诊断为双侧髋关节撞击综合症、盂唇损伤,当时行“右髋关节镜下盂唇修复、撞击成形手术”,术后恢复良好。7月再次入院,行“左髋关节镜下盂唇修复、撞击成形手术”,术后恢复良好,疼痛消失了,今后也能更好的进行运动了。

术前术后对比图

  

李先生出院前与运动医学科欧阳侃主任团队、李旭春护士长护理团队合影

  髋关节撞击有哪些表现?

  关节摩擦导致盂唇和/或者关节软骨损伤后,病情会不断发展;症状包括髋疼痛、活动受限、跛行等;通常为腹股沟区的疼痛,也可能出现在髋关节的周围,包括前、外、后侧,在转动、扭曲髋关节或蹲坐时疼痛更明显,患者无法自如行走,甚至穿鞋袜都出现困难;但有时候也可以是静息的钝痛。

  髋关节撞击如何治疗?

  髋关节撞击是中青年髋部疼痛的最常见原因之一,也是公认的导致髋关节早期退变的重要原因;所以出现髋关节疼痛、尤其是年轻人,要尽早就医,通过专科医生查体及X线检查判断是否有撞击的可能,单侧髋关节核磁可以了解盂唇及软骨损伤情况。

  对于病变轻微的,可以先保守治疗,包括改变生活方式,改变运动方式和口服非甾体消炎药物。

  对于病变较重,盂唇、软骨有损伤的,建议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去除撞击的骨性异常、修复盂唇及软骨损伤;然而,并不是所有损伤都能完全修复,尤其是已经严重损伤的关节软骨,所以及时治疗非常重要。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运动医学科于2009年始开展髋关节镜手术治疗髋关节运动损伤及疾病,亚学科骨干欧阳侃主任为国际髋关节及保髋学会会员、亚洲髋关节镜及保髋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及中国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分会髋关节学组委员、广东省运动医学分会髋关节学组组长。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运动医学科髋关节运动损伤门诊信息

  欧阳侃主任医师出诊地点及时间:

  周一下午特诊406诊室(银华大厦4楼)、周二上午外科门诊241诊室、周四上午特诊408诊室(银华大厦4楼);

  刘雨微博士出诊地点及时间:

  周一下午、周五上午外科门诊241诊室。

  供稿:运动医学科

  审核:健康宣教科

发布:医院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