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2023-10
肺炎支原体肺炎为什么高发?如何预防?
  咳嗽不断,还有点发烧,孩子们扎堆生病,今年全国各地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率居高不下,为何会造成这样的现象,又该如何预防,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主任白玉新为您解答。  肺炎支原体肺炎为何高发  肺炎支原体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之一,尤其是对于年长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具有一定的流行病学特点,每3~7年会有一次大的区域性的流行,今年恰巧是在这一节点。  同时,近三年因全社会针对新冠疫情所采取的加强手卫生、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以及居家隔离等措施,儿童支原体肺炎一直处于一种低流行的状态,肺炎支原体的低流行可能导致儿童由于免疫刺激的缺乏,造成对肺炎支原体的免疫力下降,形成了所谓的“免疫债”,所以今年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人数非常的多,而且重症和难治的病例也是相对多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患者也是这种情况,并已经持续数月。  肺炎支原体如何预防  对于肺炎支原体,目前还没有相应的疫苗来预防。  对于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防治,白主任也给出几点建议:  1. 戴口罩和手卫生是有效的预防支原体感染方式,所以还是提倡孩子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在疾病流行期间在公共场所尽量戴口罩。  2. 加强户外锻炼,增强体质。  3. 不提倡在孩子发烧咳嗽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上幼儿园和上学,这样有可能会引起支原体在托幼机关以及学校的传播。  4. 如果孩子出现了发热、咳嗽等表现,尤其是持续高热伴痉挛性咳嗽,可以来医院就诊,可能需要做一些血常规、肺部影像学及肺炎支原体相关的检查,对于支原体抗体、核酸的检测以及培养都是可以做的。  5.如果孩子患了支原体肺炎,可能会导致家庭成员之间的传播,要注意做到家庭环境勤通风,对于其他孩子以及老人这样的易感人群,要相对隔离。  6. 目前在国内乃至东亚地区肺炎支原体对于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有时儿科医生会根据所感染病原耐药的相关检测来选择合适的药物,除了常用的红霉素、阿奇霉素之外,部分病例还会用到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等药物,重症病例还需要加用激素和进行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简介  儿科是医院重点学科,科室医护人员共有68人,其中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10人,具有博士学位 1 人,硕士学位 12人。设2个病区、开放床位76张。拥有新生儿呼吸机、儿童呼吸机、高频呼吸机、肺功能仪、视频脑电图机、脑干诱发电位/肌电图仪、脑功能监护仪、经颅磁治疗仪、脑循环超声治疗仪、认知语言训练仪、生物反馈仪、多感官视听功能检测训练和感觉统合早期干预训练系统等先进设备。开展业务有新生儿科、儿童神经、康复、血液、呼吸、消化、心血管、肾脏、遗传代谢病、疑难危急重症、儿童保健等。  供稿: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儿科  发布: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健康宣教科
22
2023-09
微创解决5岁患儿的先天胰胆管畸形问题
  近日,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孙大勇主任团队采用ERCP成功治疗一位5岁“胰胆管异位汇合并胆管结石”患者,该手术的成功填补了深圳市相关医疗领域的空白。  5岁的小糖(化名)连续3个月反复发作性腹痛、发热和黄疸,辗转了好几家医院,接受了多次保守治疗,但症状仍未缓解,被外院医生推荐来到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孙大勇主任团队接诊后,结合外院检查以及小糖的症状,确定了小糖的“梗阻性黄疸”由于“先天性胰胆管异位汇合并胆管结石”所致。  “胰胆管异位汇合”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疾病,胰管和胆管在汇合部位上发生变异,导致胰液和胆汁在非正常情况下混合。这种情况下,患者容易出现胆道感染、胰腺炎、胆管扩张等问题。  一般这种情况在成人患者身上,可以使用十二指肠镜进行治疗,但是小儿的十二指肠腔空间小,十二指肠镜为侧视镜,在拉直镜身的过程中极易造成十二指肠穿孔并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由于“胰胆管异位汇合”为先天解剖异常,操作难度极高,与小糖家属沟通后,愿和医疗团队共同面对风险和压力,选择“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治疗方式取石并解除胆道梗阻。  “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是一种有创性操作,可用于诊断和治疗胆胰系统疾病。虽然ERCP在成人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小儿中的应用中相对较少。近年来,随着小儿胆胰系统疾病发病率的上升和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ERCP已成为治疗小儿胆胰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手术过程中,孙大勇主任使用了ERCP技术,通过十二指肠镜进入患儿的胆管,并对其进行了造影。在造影过程中,发现患儿的胆总管下段中有多个结石。为了取出结石,孙大勇主任通过十二指肠镜使用取石网篮和水囊等器械,将结石逐一取出。在取出所有结石后,再次患儿的胆管进行了造影,确认没有任何残留的结石。  孙大勇主任手术中  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孙大勇主任采用了微创技术,尽量减少患儿的痛苦和创伤。同时,还对患儿的生命体征进行了密切监测,确保手术安全顺利进行。患儿恢复良好,未出现任何并发症,于术后第三天出院。  术后孙大勇主任与小糖及其家人合影  ERCP是一种治疗小儿胆胰系统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孙大勇主任团队成功地清除了患儿胆管中的结石,缓解了患儿的症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为患儿避免了切口更大、创伤更大的开放性的外科手术。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工作人员合影  供稿: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冯爵荣  发布: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健康宣教科
04
2023-09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糖尿病相关眼病防控指导基地挂牌成立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有关要求,推进糖尿病防治工作,9月1日,由深圳市糖尿病防治中心主办,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承办的"深圳市糖尿病防治中心-糖尿病相关眼病防控指导基地揭牌仪式"在我院隆重举行!会议由眼科负责人窦晓燕主任医师主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聂国辉院长,深圳市糖尿病防治中心主任阎德文,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及眼科医务人员参加了本次活动。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聂国辉院长致辞  聂院长在致辞中指出,在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加强糖尿病的防控,特别是糖尿病致盲眼病并发症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是高水平医院,由深圳市糖尿病防治中心-为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率先挂牌成立“糖尿病相关眼病防控指导基地”,为我院糖尿病防控多学科联动提供依托平台,为深圳市糖尿病患者的眼部并发症的早期预防、早期筛查、早期诊治提供规范指导,为提高市民的健康水平做出贡献!  深圳市糖尿病防治中心阎德文主任致辞  深圳市糖尿病防治中心阎德文主任表示,在该防控基地的指导下,糖尿病相关眼病筛查走进社康、走进家庭,并在多学科联合下推进糖尿病相关眼病相关指南的进行,为基层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的防控与诊疗提供更规范化的指导。  眼科窦晓燕主任进行总结  最后眼科窦晓燕主任对此次糖尿病相关眼病防控指导基地挂牌成立仪式进行总结,在糖尿病防治中心阎主任的指导下,眼科将在糖尿病相关眼病防控指导基地的平台上与内分泌科的联合将推动糖尿病眼病防控走向精细化、精准化,并以平台为基础推动糖尿病眼部并发症临床及科研的进一步发展,相关临床指南的建立做更多的工作!  我国是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据统计,2022年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达140.9百万人,较2020年增加了537百万人,占全球报告患者总人数的26.2%。糖尿病相关眼病即指糖尿病引起的眼部并发症,根据《糖尿病相关眼病防治多学科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重点强调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性角膜病变和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四大类型。其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就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在我国是首位的致盲性眼底病。糖尿病相关眼病严重影响着我国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其规范化管理需要内分泌科医师与眼科医师密切合作又各司其职,加强对其全面认识与综合管理意义重大。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早期可无症状,随着病变的发展,患者视力逐渐减退,而到了晚期出现黄斑水肿或者眼底出血,可能导致视力的突然丧失,如果治疗不及时也可能导致永久性的失明。很多糖尿病患者往往因为早期眼部症状不明显而忽略了眼部的诊治,到出现明显症状到眼科就诊时已经错过最佳时机,因此糖尿病相关眼病的防控指导显得尤为重要。一旦确诊糖尿病应立刻到眼科专科进行全面检查,并且每年进行1次复查;糖尿病病程较长者则应当半年或3个月进行一次眼部检查。通过眼科医生对病情的判断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正确的指导,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并防止眼部并发症发生,降低糖尿病相关眼病的致盲率。  聂国辉院长为眼科揭牌,标志着"深圳市糖尿病相关眼病防控指导基地"正式成立!  此次“糖尿病相关眼病防控指导基地”的挂牌成立,意味着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将通过加强对糖尿病相关眼病的科普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糖尿病相关眼病的认识,辐射深圳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并努力在糖尿病眼病方面形成深圳模式、深圳声音,更好地服务于眼科患者。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简介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于1993年在深圳市率先成立,2003年成为深圳市首批重点医学专科,2013年创建研究型临床学科。2017、2022年分别获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项目立项,现为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分中心、深圳1型糖尿病联盟牵头单位、深圳市医防融合代谢性疾病项目牵头单位、深圳市糖尿病防治中心、深圳市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院/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STEM)专科排名连续三年进入全国百强,综合排名39位。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简介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是院内重点学科、广东省低视力康复技术指导中心深圳基地及卫生部“视觉第一中国行动”深圳培训基地、广东省临床规范化培训眼科学基地、深圳大学临床医学眼科实习基地、深圳市职业教育校外公共实训基地;全国外伤性视神经病变临床诊疗与研究协作组深圳分中心共建单位。并带头成立深圳市视光学会神经眼科专委会。曾获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集体、医患和谐示范岗、巾帼文明岗等称号。2022年中国医院/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STEM)专科排名首次进入全国百强。   供稿: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眼科 余穑婕 彭细峰 窦晓燕  发布: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健康宣教科
23
2023-08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产前诊断中心顺利通过校验评审!
  2023年8月9日上午,由深圳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广东省产前诊断技术专家库有关专家对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产前诊断中心进行产前诊断执业许可现场校验评审。  专家一行共五人组成,来自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的吴菁教授担任评审组长。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家妇处谌祖红二级调研员、杨国恒三级主任科员、蒙雨莎等全程陪同检查。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任力杰、医务部主任方智野、产前诊断中心主任赵卫华、超声科副主任李征毅、检验科主任顾大勇、中心实验室主任刘文兰、产前诊断中心办公室主任柯玮琳及各部门相关骨干人员参加校验评审会议并陪同检查。  校验评审由工作汇报、现场评审和评估反馈三大环节构成。汇报会上,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产前诊断中心主任赵卫华对中心三年来开展的工作及上次评审的问题整改做了详细汇报,内容包括产前诊断中心简介、全面管理、工作成效、质量控制、整体提升等。  (评审现场)  汇报会结束后,评审专家组到产前诊断中心门诊、超声科、检验科、中心实验室等科室进行分组考察场地及查阅资料,通过查阅文件记录、现场提问以及调取病例资料等方式,依据《广东省产前诊断质量评估标准(2021年版)》的相关评分标准,对产前诊断中心的建设管理、遗传咨询、超声影像、生化免疫、细胞遗传、分子遗传六大模块进行了全方位考核和综合评估。  现场检查  现场检查  现场检查  反馈会上,评审专家组对产前诊断中心在过去三年中所做的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对我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进一步加加强技术人员临床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增强服务能力等问题提供宝贵的指导性意见和建议。最后,评审组长吴菁教授代表专家组宣布,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产前诊断中心通过校验评审!  任力杰副院长在会上表示,此次产前诊断资质校验的顺利通过,将成为我院发展的又一里程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对此次校验发现的问题保持高度重视,针对专家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逐项落实整改,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规范产前诊断中心的各项工作,不断完善产前诊断中心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持续提高从孕期保健、产前筛查、产前咨询、产前诊断到新生儿治疗的一体化医疗服务水平,一如既往为预防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助力健康深圳建设贡献“二院力量”。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产前诊断中心简介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产前诊断中心于2017年7月获得执业许可资质,近年不断拓展新的业务范围,已经广泛开展绒毛活检/羊水穿刺/脐血穿刺等介入性产前诊断手术,并开始尝试宫内治疗,目前已开展选择性氯化钾减胎术、胎儿胸腹腔抽液术、羊水减量术、羊水灌注术等;超声/MRI影像、生化免疫、细胞遗传、分子遗传等检查项目齐全,可本地化独立完成常见的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技术服务。    供稿: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产科  发布: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健康宣教科
20
2023-08
向每一位“乘风破浪”的医务工作者致敬!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召开医师节庆祝大会
  “存悬壶济世之心,行救死扶伤之责”。医师是职业,更是信仰。  活动现场  2023年8月19日是第6个“中国医师节”,今年的主题是“勇担健康使命,铸就时代新功”。近日,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弘扬医务工作者的崇高精神,进一步团结凝聚医务工作者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切实担负起推进健康中国、健康深圳建设、保障人民健康的使命,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简称“市二医院”)联合大鹏新区举行医师节庆祝大会。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聂国辉、党委书记曾晖、副院长周必强、副院长熊建义、纪委书记郑文平、副院长杨雷、总会计师廖钧,及大鹏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文盛,大鹏新区教育卫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党组成员、副局长刘瑞琦,大鹏新区医疗健康集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总会计师初进校等领导出席了会议。  聂国辉院长致开幕词  陈文盛副主任致辞  新规培医师授袍仪式  医务部方智野主任带领大家进行宣誓  大会对市二医院“十佳医师”“十佳抗疫医师”“十佳技师、药师”“十佳住培医师”,以及大鹏新区优秀医技人员、优秀医务管理者、“下基层”优秀专家进行了表彰及颁奖,其中“下基层”优秀专家是市二医院及大鹏新区医疗健康集团首次开展的评选活动,共选出了12名在带领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学科建设、教学查房、业务培训、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市级优秀专家。市二医院的表彰名单包括2022 年度“十佳医师”:刘德红、余志英、董洪松、窦晓燕、李文翠、万启军、杜新、颜滨、黄贤键、马启玲。2022 年度“十佳抗疫医师”:房福元、于恪、江磊昌、蔡建、周瑾、李颖、邓海燕、王梅英、陈伟峰、吴展兴。2022 年度“十佳技师、药师”:彭紫元、张鑫、彭文锋、朱奕、伍晓六、陈伟南、龙建军、彭菲、张宇华、方玲子。2022 年度“十佳住培医师”:杨林林、李辉、左文心、谷博瑛、韩欣桐、王跃迁、李少玲、吴泽涛、方静晖、付林彬。  周必强副院长宣读表彰文件  刘瑞琦副局长宣读大鹏新区优秀医务人员表彰文件  初进校总会计师宣读市级下基层优秀专家表彰文件  陈文盛副主任、聂国辉院长、曾晖书记为“十佳医师”颁奖  周必强副院长、纪委郑文平书记为“十佳抗疫医师”颁奖  周必强副院长、纪委郑文平书记为“十佳技师、药师”颁奖  杨雷副院长、廖均总会计师为“十佳住培医师”颁奖  曾晖书记讲话  近年来,在市卫健委的坚强领导下,市二医院医务工作者上下齐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日常诊疗的暖心问候到无影灯下的力挽狂澜,为医院发展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特别是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广大医务工作者临危不惧、倾力奉献,彰显了崇高的职业精神,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今年,市二医院有3位医师荣获省市级表彰,分别是邓海燕荣获2023年广东省医疗系统先进个人,黄国栋荣获第三届“深圳医师奖”,颜滨荣获第三届“深圳好医生”。  作为一所与深圳经济特区“同龄”的三甲医院,市二医院是深圳市首批两家“三甲”医院之一,也是第一批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单位。2017年,牵头成立深圳市首个市、区共建的紧密型医联体——大鹏新区医疗健康集团。走进新时代,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市二医院紧抓难得的发展机遇,不断提升综合实力,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连续4年均为 A+等级,并成功获评广东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医院,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大鹏模式”探索经验逐步走向全国。今年4月,在全院员工共同努力下,顺利通过三甲复审现场评审。  当前,市二医院正加快推进分院龙华医院和深圳市大鹏新区人民医院建设,同时不断深化医改“大鹏模式”探索。今年下半年,院本部还将面临改扩建工作中的市血液中心和市急救中心搬迁腾挪工作,医院门诊改造也将展开。  “医院的腾飞梦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面对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大潮和医院不断发展的迫切需求,希望市、区两级医务工作者能够视发展为己任,变压力为动力,牢记‘敬业 爱院 团结 奉献’的院训精神,携起手来,共同书写高水平医院发展新篇章,为推动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聂国辉在致辞时指出。  医疗工作的蓬勃发展离不开老师们的传道授业。现场还举行了10位新入职住培医师授袍仪式,并在医务部主任方智野的带领下进行了庄重的中国医师宣誓,穿上洁白的白大褂,接过神圣的使命,从此肩负守护生命的重任。  让我们向每一位“乘风破浪”的医务工作者致敬!祝全体医师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发布: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健康宣教科
12
2023-08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023级住培医师开学典礼
  炎炎夏日,繁叶生花,8月10日下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023级住培医师开学典礼在我院外科楼负一楼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  院领导、专业基地老师,2023级新入培的全体住培医师,住培办、教学办及技能中心全体人员参加典礼,本次开学典礼由住培办主任康颖策划,科教部阳世伟主任主持。  在开学典礼上,杨雷副院长对2023级全体住培医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首先介绍了医院作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发展历程及建设要求,并提出对2023级学子的期许。住培是医学生到临床医生的过渡阶段,是医生能力成长最快、最关键的时期,要尽快完成角色转变,深入体会学医之正道,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刻苦练习医学技能。足履实地,实干笃行,时刻践行我院“敬业、爱院、团结、奉献”的院训。以我院作为新起点,尽快转变角色,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工作环境,为今后的住培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收获知识、增长本领,充分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培养志趣、全面发展,顺利通过三年后的住培结业考核,成为一名合格的住院医师,让三年住培成为自己人生中的精彩华章。  随后,优秀结业住培医师社会人代表吴丽玲医师发言,阐述了作为优秀住培医师在二院住培中如何把临床、科研和生活相结合,如何合理高效利用三年有限的时间,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更扎实的技能,让自己迅速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健康守护者。最后,还写了一首诗词,描述了自己的对住培的深刻见解,给入培的师弟师妹们树立了标杆和榜样。  住培不仅仅是学习,还有多姿多彩的生活,接着,黄其俊作为优秀结业住培医师四证合一代表发言,介绍自己在规培中如何寻找乐趣以及此期间丰富的业余活动和多姿多彩生活。也介绍了在住培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一些事。  两位优秀学长的分享赢得了阵阵掌声,在座的新生暗自为自己的住培生涯立下目标,很多人纷纷申请加上两位优秀学长的微信,希望会后有机会继续讨教和交流。  临近尾声,外科专业基地主任倪勇、全科专业基地主任陈伟峰带领2023级住培医师进行入职宣誓,坚定而铿锵的宣誓声在学术报告厅里回荡,为住培生涯正式拉开序幕!  宣誓结束后,院领导、老师及学员全体合影留念。典礼顺利结束。  近年来,我院十分重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不仅为住院医师们提供了宽敞、明亮、设施齐备的教学场地,同时遴选了一批政策理论水平高、业务素质能力强的带教老师。面对700多名住培医师,住培办老师对学生进行分班管理,亲任班主任,将住培工作管理地有条不紊。今后,我院作为国家级住培主基地还将积极开展各项住培工作,培养出更多有能力有担当的医学人才。
01
2023-08
关于深圳市中小学生脊柱侧弯补检的通知
26
2023-07
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红色基因市二医院举办“我是光荣的‘军一代’”活动庆祝建军节
  “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当嘹亮的军歌声响起时,曾经在白大褂下身着军装的他们,思潮翻涌,回忆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7月24日下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在院史馆举办“我是光荣的‘军一代’”活动,邀请部队出身的职工干部参观院史馆,回顾发展历程,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共庆“八一”建军节。市二医院领导班子出席了活动,并向参与活动的职工干部致送纪念品,以表慰问。    军队传统与军人情怀一直延续和流淌  作为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单位,市二医院不仅是深圳最早一批的“三甲”医院,更是一所有着“红色基因”的医院。  1979年,为支援特区建设,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总部从辽宁省鞍山市第00019部队医院抽调一支医疗队来到深圳,随后成立了第00019部队深圳指挥所医院,这便是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前身。1983年,医院更名为深圳市基建职工医院,1984年更名为深圳市华强医院,规划病床300张。此时,市二医院已初具雏形。1987年,医院更名为深圳市红十字会医院,并快速成长发展。1996年,该院被卫生部评为“三级甲等”医院,实现历史性飞跃。2001年,该院更名为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并沿用至今,逐步迈向高速发展期,成为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六位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  时代在变,但军队传统与军人情怀一直在市二医院延续和流淌。市二医院在全面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的同时,始终牢记部队医院的优良作风与拥军传统,以实际行动支持拥军优属事业,广泛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利用医院现有的优质资源,开创拥军工作新局面。2019年8月1日,全市首个“战友优诊室”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揭牌成立。此举不仅填补了深圳市优抚医疗机构的空白,更是探索优抚工作新机制的积极举措。  “战友优诊室”不仅通过开通就诊就医绿色通道等方式,帮助军人群体解决“看病难”问题;更设立优抚对象专项救助资金,帮助困难优抚对象解决“看病贵”问题,不断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优待抚恤工作体系和政策制度体系,不断提升增强广大退役军人、优抚对象的归属感、获得感和荣誉感。  “拓荒牛”不仅奉献了青春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85岁原深圳市华强医院时期的院长檀中全分享了他18岁以来从军历程;前辈刘玉英主任指挥着将近60人的队伍拉响一首首革命歌曲;医院最早期的5人“拓荒牛”团队的何邦利、刘建文等元老也在军歌嘹亮的队伍中;退休后成为人民日报的特约摄影师宋学德前辈此刻忙碌地按起了快门,为活动留下一张张珍贵的照片。    这批市二医院的“拓荒牛”他们大部分来自陆军,还有些来自空军和海军,当年他们都怀着同样的特区梦来到深圳,聚在了一起,从军装到白大褂,从青丝到白发,不仅为医院发展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更为医院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走过四季,我们爱你!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健康宣教科
23
2023-07
聚人才之力 助科技创新—市二医院喜获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独立招收资格
       近日,经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准同意独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是深圳市医疗卫生系统首家获批具有独立招收资格的科研工作站。       我院于 2013 年 8 月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获批“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深圳首家获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医院;2020 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工作站”。至今已招收博士后 258 人,出站 140 人,目前在站 96 人。2021 年起开始招收临床规培型博士后。       我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认真贯彻上级指示精神,积极发挥科研型医院的平台作用、博士后合作导师的引领作用以及博士后科研人员的科研作用,带领博士后研究人员积极开展医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高端科研人才代表介绍01张斌研究员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博士后合作导师为聂国辉教授,优秀出站留院,担任独立PI。在站研究成就1. 研究方向:金属单原子催化,将其应用于制备药物分子,消除环境污染,催化治疗肿瘤和消杀细菌病毒中。2. 入选 2019 年国家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3. 主持负责国家、省、市等科研项目 7 项 4. 共发表 SCI 学术论文 30 余篇,以第一或通讯作者Nat Catal, Nat Comm,JACS,Angew Chem,Adv Sci,Nano Today 等领域著名期刊发表论文,总被引用2100余次,6 篇论文被引用次数超过200次,7 篇入选 ESI 高被引论文,1 篇入选热点论文。5. 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 10 余次并获奖。 6. 担任多家期刊的特邀审稿人 。7. 在站期间申请发明专利 4 项。02孔燕杰 副研究员广东省 100 位博士后创新人物、深圳市后备级人才、福田区高层次人才。在站研究成就1. 研究方向:主要围绕乳腺癌复发和转移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对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转录因子、细胞周期与凋亡、肿瘤微环境等方向开展研究工作,在分子、细胞、模式动物和人等多个层次进行重要基因的功能及其机制研究,建立动物模型用于肿瘤预防与药物筛选。2.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 项),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青年学者项目,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深圳市优秀青年基础研究项目,深圳市科创委面上项目3. 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 16 篇,其中:STTT(IF=38.104)、IJBS(IF=10.523)、Theranostics(2篇IF=12.2)、IJC(IF=7.4)、CellDeath Dis(IF=5.4)等,以第二作者发表JClin Invest (IF=13.3)。4.荣获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奖。03杨林林 博士后临床规培型博士后,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在站研究成就1. 主持基金 2 项:2022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2022 年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2. 教育工作背景:德国弗莱堡大学免疫博士学位,英国 UCL 附属医院 Fellow。3. 承担课题:糖代谢相关的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PGM3)基因突变影响T淋巴细胞分化发育的机理研究。04高成 生物医药博士2020 年毕业于澳门大学,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在站研究成就1. 研究领域聚焦于药物制剂新策略和新技术的开发,分别包括了刺激响应、共载药、细胞膜制剂等新策略和前药制剂、细胞制剂等新技术,在超分子化学、药理学、生物医药等交叉学科背景下,致力于改善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提高药效并降低毒副作用。2.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1 年)、广东省基自然科学基金(2021 年)、深圳市自然科学基金优秀科技人才项目(2020 年)和面上项目(2021 年)、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项目(2021 年)和面上项目(2020 年)。3. 以第一作者(排名第一)在药物制剂领域发表多篇与仿生制剂和细胞载体制剂相关的高质量论文,包括Science Advanc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x 2), Material Today, AdvancedFunctional Materials, ACS Applied Material Interfaces, Carbohydrate Polymers等。4. 申请了 7 项中国专利和 1 项 PCT 专利。5. 开发的太阳光响应型制剂技术获澳门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三等奖。       我院此次通过申请获批独立招收博士后资格,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大力支持我市创新平台建设的创新举措,更是对我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站多年来博士后工作成绩的肯定和认可。       博士后独立招收资格的获批对我院聚集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意义重大,将有效地增强我院在博士后招收的自主性,打通引进相关专业高层次人才缺失的壁垒;为推动我院高水平建设,吸引高层次人才集聚,加快博士后青年人才引进培养;为推动我院博士后工作向国际化、高层次发展,进一步提升医院的科研综合实力和高端人才素质,更好地发挥科研资源优势;为更好地搭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平台,简化博士后招收程序,为我院在创建广东省高水平医院聚集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建设推波助澜。      今后,我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将进一步完善制度,严格管理,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切实发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人才培养、科研攻关、科技创新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为我院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培养更多高层次的医学科技创新青年人才。
14
2023-07
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市二医院全国百强学科成绩单
  2023年7月6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了2022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和2018年-2022年五年总科技量值(ASTEM),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二医院”)2022年度14个学科进入全国百强,2018年-2022年五年度14个学科进入全国百强。  市二医院本次入围的学科中,共4个学科位列全国前30名,深圳最多。其中耳鼻咽喉科学、烧伤外科学、泌尿外科学3个学科连续三年稳居全国前30,深圳最多;神经外科学科技量值显著提升,位列全国前20,同时是深圳神经学科唯一上榜的医院;骨外科学、神经外科学、烧伤外科学、泌尿外科学、护理学、内分泌病学与代谢病学、风湿病学与自体免疫病学7个学科位列深圳第一,深圳排名第一的学科数量最多;眼科学和精神病学2个学科首次入选全国百强,百强学科数量增加、覆盖范围增广,学科特色愈加鲜明。  在2018-2022年度总科技量值(ASTEM)排名榜中,市二医院14个学科进入全国百强。其中泌尿外科学稳居全国第9名!耳鼻咽喉科学、神经外科学、烧伤外科学等4个学科位居全国前30名;内分泌与代谢病学、肿瘤学、传染病学等3个学科位居全国前50名,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  作为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单位,市二医院始终坚持内涵式发展道路,以打造一流医学学科为关键,以集聚拔尖医学人才为重点,以建设高水平临床科研平台为突破,逐步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强力推动科技创新,引领医院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近三年来,市二医院入围全国科技量值百强学科的数量不断刷新历史记录,有多个学科稳居全国前50,市二医院百强学科在数量上和排名上均提升明显,充分体现了市二医院以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为引擎,持续引领医院高水平、高质量发展。